

「養生保健」很重要
作者﹕王元甫 醫師、醫學博士
當一個人沒有病痛,會以為健康是必然的,不會認為健康很重要;只有失去健康的人,才真正瞭解健康的可貴。許多有錢人想要用金錢來換取健康,但是「萬萬不能」。健康不只是一個人的事情,個人的疾病會影響到家庭、事業、甚或國家。
西方諺語說:「預防勝於治療」,東方諺語有云:「有病要早治」;東西方對疾病都有共同的看法—疾病治療很不容易,所以預防疾病與早期治療是有必要的。西醫的預防醫學講「保健」,而中醫主張「養生」。
養生保健為什麼那麼重要呢?因為人都會經歷衰老,進而產生疾病;並且當疾病一旦出現症狀時,這時想要根治是很困難的;尤其是,現代人面對非常嚴重的三大「健康危機」(癌症、心腦血管疾病、傳染病)。
人都會「衰老」產生疾病
《黃帝內經》說生命有五大階段:生、長、壯、老、已;也就是說,人出生之後,就會自然經歷成長階段、強壯階段、衰老階段,最後走向死亡,這是生命發展的必然規律。「衰老階段」是人生的轉捩點,因為從此身體的機能開始走下坡,因此產生疾病,疾病會不斷的惡化,而且愈來愈嚴重。
為甚麼人會衰老?與甚麼因素有關呢?《黃帝內經》提到人的衰老與腎中精氣的強弱密切相關。在成長與強壯階段,腎中精氣很旺盛,所以人有生長與發育,不太容易有疾病的發生;然而,一但進入衰老階段,腎中精氣開始衰弱,臟腑功能與氣血循環也變差,疾病也就發生了。腎中精氣的強弱與先天之氣(元氣、命門之火)的消長有密切的關係;所以,人會衰老就是因為人「先天之氣」的衰弱。
因為衰老會產生疾病,所以養生保健的目的就是要延緩衰老,預防疾病的發生。而且相當重要的,必須在衰老之前就要未雨綢繆,不能等到疾病已經相當嚴重,才想到養生,這樣就為時晚矣。
就像《黃帝內經》所講,如果疾病已經生成再來吃藥,就像動亂已經發生再去平定,就像口渴了才去鑿井,戰鬥已開始才去鑄兵器,這不是太晚了嗎?所以《黃帝內經》說「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,不治已亂治未亂」,就是講「養生」才是對付疾病因應之道。
疾病一旦出現症狀,要根治是很難
西醫研究發現兩個關於疾病的重點:(1)疾病的初期通常沒有症狀,(2)疾病一旦出現症狀,通常已經進入中、後期階段,這時組織、器官已經發生不可逆轉的病理變化,要想完全根治疾病是相當困難的。所以,在沒有症狀之前,就應該保健,預防疾病的發生。
許多病人會問:糖尿病能根治嗎?是不是要吃一輩子的藥?後來可能還要注射胰島素,甚至可能會發生尿毒症、失明的併發症?為什麼許多疾病無法根治呢?這是病人殷切想知道的,但是作為醫生的也無可奈何;因為疾病進入中、後期階段,器官已經發生不可逆轉的病變,這時要想根治是非常困難的。
第2型糖尿病的初期並沒有明顯症狀,頂多是容易疲倦,此時主要的病理機轉是細胞對胰島素的不敏感(胰島素抗拒性)。但是,一旦出現糖尿病典型症狀時(多尿、多渴、多食、體重減輕等),飯前血糖多已超過200 mg/dl。這時已有胰島素分泌不足的問題。為什麼胰島素會分泌不足呢?就是因為胰臟分泌胰島素的β細胞發生變性,而且是不可逆轉的變性。再經過幾年,胰臟分泌胰島素的功能會嚴重不足,最後必須終生依賴注射胰島素。這就是為什麼糖尿病一旦出現症狀就很難根治的原因。
結語
生、老、病、死是生命的必然過程,不可避免。衰老會帶來疾病,產生病痛,使生命漸漸的走向死亡。但是,通過養生保健的方法,可以達到強健身體、預防疾病、延緩衰老、增長壽命的目的。由此可見,養生保健的重要性。
大紀元時報【元甫醫學園地】(2009-06-12)http://www.epochtimes.com/b5/9/6/12/n2556347.htm